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如何拍摄课堂实录

如何拍摄课堂实录

2013年12月30日 16:21:20 访问量:2266

何录制课堂实录

一、前期准备

 1、熟悉拍摄环境

拍摄前,拍摄人员要检查拍摄场地设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室内情况包括:教室面积大小和方位走向、光线强弱、桌椅布置、墙壁整洁与否、窗帘有无、电源位置以及地面是否适合摄像机移动等。其中光线的强弱对拍摄效果影响最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形,选择自然光或照明光。如果在晴天可用自然光拍摄,要注意在阳面的窗户上挂上浅色窗帘,使室内光线均匀;如果使用人工照明,要注意灯光色温的统一,每个学生和教师光照程度大体一致。如果是在专用演播教室上课,师生最好提前熟悉教室环境。

 2、拍摄人员、教师和学生事前沟通 拍摄人员、教师和学生最好应在事前进行沟通,相互熟悉。拍摄人员要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流程和师生互动交流等情况出现的大致时间,把握最佳拍摄时机。教师要在面对摄像机时尽量克服紧张心理,发挥最佳的上课状态。学生要提前适应有别于日常上课的课堂环境,尽量避免因为学生好奇而影响课堂实录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起立站稳后稍停一下才回答,给摄像人员移动镜头拍摄学生留出时间,同时还应尽量避免抽到两人或以上相距较远的学生轮番回答问题,以免镜头跟拍答问学生时大幅移动而造成画面不稳定。最好在正式录制前,预先录制一次,针对预录时存在的问题,教师、学生和拍摄人员再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3、机位的选择和声音的采集

 一般情况下,课堂实录采用双机位拍摄,一台摄像机主要拍摄学

生上课情况,安放在教室的前方内侧;一台摄像机主要拍摄教师上课

的情况,安放在教室的后面中间。在机位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光线的

问题,尽量做到顺光拍摄,更不要出现穿帮的镜头。对于声音的采集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最好佩戴领夹话筒(教师手持话筒显得不自

然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既方便上课也能保证声音的质量。学生的

声音,可以用前后摄像机的外置话筒同时采集后再进行后期制作处

理。

4 、教师和学生着装

 教师的着装应以端庄、合体为主,并且特别要讲究色调。最好不

要穿着白色、黑色和红色的衣服,因为摄像机对于黑白两色很难还原,

在课堂实录的画面中缺乏质感和层次,而饱和度较深的红色边缘最容

易与其他的颜色发生串扰,造成画面边缘轮廓不清楚,最好着以灰色、

天蓝、中黄、粉红、粉绿和橙色为主要色的衣服,明亮度高一点的衣

服有利于拍摄时提升教师面部的亮度,避免在画面中出现教师面部不

清楚、模糊等情况,从而影响课堂实录的整体效果。最好不要佩戴包

括耳环、耳坠、项链和高亮度的手表,因为在课堂实录的拍摄中,对

于教师会有较多的近景和特写的镜头,首饰等的反光会干扰整个画

面。另外女教师可以适当画些淡妆,使其精神饱满、美观大方。

对于鞋子的要求,因为课堂实录的拍摄采用的是音像同步的原则,

铁钉底的鞋子走动时与地面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会严重影响拍摄效果。

 学生衣服要穿着整齐,头发的长短和发型要符合学校的要求,

指甲要剪短并注意个人卫生,拍摄时要坐姿端正,充满朝气。

 5、学生位置的调整

 学生位置要针对拍摄的需要而进行部分调整,人数一般以40人左右为宜,选择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坐在摄像机所面对的最佳位置,教

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叫到两台摄像机和切换台所

形成三角区域内的学生,以免把摄像人员拍摄其中。

 6、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教务部门应尽量协调课程安排,把课堂实录的拍摄安排在上午第

二或第三节课进行。比如本次赛课中一堂名为《找规律》的课例,课

时被安排在放学前的一节,以至于许多接送孩子的家长在教室外面围

观,噪杂的声音不仅影响了师生上课,更影响了课堂实录的效果。后

勤部门要保障电力供应,避免因为停电而造成不利影响。若拍摄所用

的教室距离学校运动场近,应避免运动场上的师生高声喧哗或者对其

他班级的体育课进行调整。 

二、中期拍摄 

1、拍摄过程中摄像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1)景别的运用 

一般摄像时常用的景别是远景、全景、中景、近镜和特写五种,

而课堂实录的拍摄常用其中四种:

用全景来展示课堂全貌;用中景来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既可以表现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用特写来表现如板书的内容、 实验现象和师生面部表情等。这其中近景是课堂实录拍摄中所用最多的,这是因为近景主要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能最大限度地显示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在拍摄时各种景别会交替使用,比如刚上课学生起立时由近景拉出师生的全景,之后随着教师的开场白适时地换用中景或者近镜。

 2)镜头的运动 

 摄像时常用的镜头运动主要有推、拉、摇、移和跟等,其中较难

处理的是摇镜头。这是因为摇镜头主要运用在师生问答的时候,

在教师提问后,把镜头摇向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且注意摇镜头时速度要均匀。速度太快,则会出现画面模糊;速度太慢,可能跟不上教学进程。这里要特别注意当师生之间出现不一次的对话时,为了避免频繁地摇动镜头,可适当将师生对话的场面拉至画面的中景或全景中。

对于移镜头和换镜头要谨慎使用,这是因为运用移镜头时摄像人员要随机移动,操作难度大,不仅容易造成画面晃动,也会影响学生上课,

一般用在拍摄学生课堂练习或自学时。换镜头从关机到开机拍摄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处理不当,时机把握不准,会遗漏掉某些关键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由巡视教室到俯身辅导学生时要掌握好镜头运动的运用,慢慢拉近镜头,用近镜或特写拍摄学生和教师的动作、表情和神态。 课堂实录是课堂上教师形象,教学行为的直观体现,这就要求拍摄人员客观、准确和及时地把握好每个镜头。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神态、动作、位置的移动、教学工具的使用等和学生神态、动作、回答问题和交流谈论以及师生互动环节等镜头的处理上,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和学生景别的选取,镜头运动的运用,要以最大限度展示课堂教学活动,

展现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

 2、拍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语言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和条理清晰,语

言生活形象,语调变换自然。启发性的语言,语气要充满调动性;结

论性的语言,语气要肯定;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者作业时,语气要

亲和,富有情感。

 2)师生互动环节的把控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营造出良好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要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互动形式要多元化,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要为了互动而互动,不能把师生互动环节弄得表面化、模式化,缺乏新意。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课堂情况的把控,避免出现学生过于自由、乱作一团而造成课堂秩序失控,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比如本次赛课中一堂名为《读条形统计图》的课例,在师生互动环节时,学生太过于活跃,脱离教学互动的内容,打闹嬉戏。

 3)教学中媒体使用规范 

 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要做到合理、适度和规范,要符合课堂教学的

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效果,而将各种媒

体资源统统用在其中,从而使得整个教学内容过于花哨,脱离实际。

 4)其他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于某些习惯在上课时拿着书,在教室或者讲台上来回走动的教

师,在拍摄课堂实录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看似很小却影响很大的问题。

因为拍摄时常用中景或者近景来拍摄教师,如果此时教师来回大幅度

走动(个别教师上课进入状态后针对某个教学问题讲解时往往会快速

从教室中间走回讲台以便板书内容),会让镜头难以时时跟进,从而

影响画面的整体质量,但也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禁止教师走动,

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课程进度的安排,缓步走动。

比如本次赛课中一堂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课例,上课教师从始到终,一直站在讲台,显得过于拘谨,教态不自然。同时教师还要尽量避免站在投影机或者电子白板前,以免投射的影像被教师的身体所挡住。另外同一个学生一堂课问答问题不要超过三次,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问答的环节中。 

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到步骤讲解清楚、操作准确,应在溶液、

试剂瓶上贴好醒目的标签,放置时标签最好向外(便于拍摄)

,在观察实验反应变化时,如果不再需要操作时,教师可稍稍离开仪器,以便用特写镜头来记录实验的反应变化,突出此时的拍摄主体。

 三、后期制作

 录像编辑时,可用会声会影、威力导演和Premiere等视频软件进

行编辑处理,要注意画面切换准确、及时、自然,要保持教学过程的

完整,对于拖沓、重复的内容要加以精简,确保制作出来的课堂实录

高质量。

 一个完整的课堂实录应该包括片头、教学内容和片尾三部分,总

时间45分钟左右。片头字幕(字体与背景要形成明显对比)停留时

间大概6秒,要标明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册数、课目、上课教师

和学校等相关信息;片尾字幕要标明录制人员、录制单位和录制时间

等信息,可在片头和片尾配上音频文件,使其形式丰富多样。对于用来参赛的课堂实录光盘,为了便于评委会工作人员分类整

理,可在光盘上用笔写清楚相关的信息;也可直接通过光盘打印机印

制,切忌不要在光盘上直接粘贴纸质标签。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日益深化,通过课堂实录的形式跨越了

时空的限制,开辟了多种学习途径,增强了学科、学校甚至地区之间

的交流合作,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

的管理档次,促进了在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的均衡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植强 《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10 

2、胡舜水《摄课堂教学录像课》中小学电教200811 

3、杨健《摄像经验与技巧》广播电视信息20109

编辑:刘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玉田县教育局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玉田孤树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